图丨来自于网络
人是贪婪的,对于财富的觊觎,几乎是每个人的基因,掌握的财富越多,就会胃口越大。在贪欲的唆使下,几乎每个物件都可能会成为敛财的工具,这是人类的宿命,而当下如火如荼的区块链,正在成为贪欲的新代言人。人们的生活毕竟太单调了,除了赚钱和花钱,几乎找不到一个安心的信仰,来承载几十年人生的意义。区块链会成为人类真正信仰的导航吗?不会,至少从当下的芸芸众生里,无法感受到,据包括诸多的精英份子。
赚钱成为了区块链的最大共识,这符合区块链的三个属性:多方协作、价值不对称和容易数据化。因为,很少人是赚增量的钱,大都是通过多方协作,在一个生态里把存量的钱进行再度流转,在当下技术未能带来利润的情况下,区块链的每个暴富点,无一不是围绕存量财富的二度收割,尤其是区块链价值认知的不对称,成了财富收割的利器,更巧妙的是,每个行为、权益、物品等统统变成了颗粒极小的财富度量,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在财富簿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商业逆袭是一场财富争夺战,都在试图用泡沫和啤酒轮番洗劫用户的口袋,即使洗劫的姿势,有的稍显销魂,有的太过赤裸。
比照区块链世界模型,目前整个区块链圈层尚处于两个极端状态:不明技术真相的,拿着共识鼓吹革命,以谋认知红利;深谙技术真相的,力争上游,期待在四万个项目中拔得头筹,成为区块链时代的BAT,这个刺激的成就感,正吸引着无数的人加入一战成名的行列。但尤为可惜的是,遍览各项目,尤其是在经济制度上的拙劣表现,就基本可以判断,真正能称霸区块链这个圈子的人,尚未出现。
财富的暴涨,固然令人欣喜,但谁人又能像一代帝王那样运筹帷幄、兼济天下呢?这需要有经历淬炼后的肚量和智慧,才能侥幸采撷。当自己张口闭口共识的时候,可曾忖度过自己在日常生活里,是否就有了让人称羡的人格?
区块链围城内的人,两成人赚了八成人的钱,这里并非欢腾一片,而是充满了狡黠,只是被吞噬者笃定会有进场者买单,才愿意相信伤疤会变成取胜的军功章。而围城外的人,也不再慌张,因为这堵城墙其实是一道孱弱的马奇诺防线,对于精明的高手而言,他可以利用现实世界的便利,绕墙进入围城的顶层,而弱者则因为认知和筹码的不足,继续沦落为食物链的末端。
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是分布式的,但财富的分布,则永远是集中式的,这条规律从未改变。财富的共产主义没错,但财富的共享主义则是天方夜谭,而“共产+私享”则是无数人的内心映射。另外,财富作为一个圣物,是正义和邪恶的合体,是一把绝大多数人无法玩转的倚天剑,所以,有的人用金钱毁灭世界,有的人用金钱拯救世界。会赚钱的人太多,而会分钱的人则太少了。
在我的认知里,分钱艺术比区块链技术难多了。技术是一个阶段性难题,而分钱则是伴随了人类历史的长期话题,这也是经济学存在的意义。
区块链不是一个能人志士就能搞定的,一如三国时期的群雄并起,人才的流动要比领土的更迭频繁太多,发币撒币的动作,固然催生了赚钱的共识,但在商业疆土上的拓展,必须有一群大德大才之士挺身而出,担负起技术落地前的信任肉身。这些人必须雄才大略、腹藏良谋、兼济苍生、胆识过人,与其说这是一场新技术革命,不如说这是一场秀尽智商和情商的人才拉力赛。真正能担当时代大任的,凤毛麟角,哪怕是摧城拔寨、笑傲一方江湖的将军,都少得可怜。大家更多是在巧立技术名目,借此敛财。
社区正在成为区块链共识的载体,但当下区块链社区看似浩浩荡荡、威风八面,但真正通晓古今、懂得经济本质和规律者,寥寥无几,这样的社区构成尚且经不起政策和价格的一丝风吹草动,哪怕一点异见,都会让社区分崩离析。用金钱浇筑的房舍,是最脆弱的建筑,因为金钱的最本质属性是流动性,自古“财聚人散”,区块链世界里的金钱集中流向,必然会让看似的热闹最终变得不欢而散,哪怕是穿着花样共识的护心服,也难掩一颗锈迹斑斑的赚钱之心。
当下的区块链项目,99%不会死于技术难以落地,而会卒于共识歪曲、人心向背。
区块链共识的进阶,会有一个过程,在当下这个洪荒期,基于认知和圈层的赚钱,尚属于共识1. 0 阶段,幸运的是它的体量尚不足以影响整体世界经济结构的大局,监管和政策介入的成本偏低,区块链这个大社区里,需要更多方角色的介入,尤其是具有服务职能的政府,更加不能缺位,而社区内的人也不应该表现的像惊弓之鸟,独立于世外。
一个个热闹的区块链社区,还算不上一片片森林,顶多是几棵树上的鸟窝,为了抢食而叽叽喳喳,哪怕来个三级风,大家也会作鸟兽散。真要梦想着打造一片森林,那就勇敢的下树,开凿沟渠,引水入流。
面对着当下因赚钱而凝结的区块链社区,我想起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数学题:树上有 10 只鸟,猎人用枪打死 1 只,树上还有几只?大家不妨在评论留言。
◇陈菜根:为友资本合伙人,知名自媒体人,区块链投资者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