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正文

揭秘中国第一代核潜艇:4万多个零件全部是国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0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386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标题:独家解密:他们自称是“搞水电的”,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在四川夹江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神秘基地代号“909”,上世纪70年代,这里研发出了我国最早的核动力反应堆,由此发出了第一度核电,更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动力之源。如今,也正是

  原标题:独家解密:他们自称是“搞水电的”,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在四川夹江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神秘基地代号“909”,上世纪70年代,这里研发出了我国最早的核动力反应堆,由此发出了第一度核电,更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动力之源。如今,也正是这里,孕育出了“华龙一号”,使我国拥有了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今天,央视新闻独家解密中国核潜艇研制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能说的秘密

  他们是“搞水电”的神秘人

  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秘密研发基地,直到十年之前,这里才逐渐解密。

  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隐蔽,青衣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冷却水,于是核潜艇的核心技术——核动力部分的研制基地确定在这里建设。

  1968年,从西安交大工程物理系毕业的高星斗来到四川夹江,成为“搞水电”的神秘人之一。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高星斗 78岁:

  我们对外名称就叫水电研究所,我们是研究水电的。不能说研究反应堆的,更不能说是研究核潜艇的。

  从零到一的开拓 

  他们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如果说核潜艇是巨龙,那么核动力装置就是这条巨龙的心脏。这颗心脏能不能达到令潜艇持续航行的要求,在下水前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这对于当年毫无经验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巨大考验。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吴观和 80岁:

  核燃料它很特殊,外面没有生产这个东西,更没有专用的设备,所以只有自己干。胆大出山虎,心细绣花姑。

  图中的这座厂房当年就藏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锈迹斑斑的墙体,是它进行实验的地方。

  陆上模式堆必须人机共在,实验过程往往惊心动魄。那时,高星斗和同事们为了保障设备运行,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高星斗 78岁:

  堆舱里面有300多个阀门,管道分成3层布置。眼睛用黑布蒙上,上面发布命令,让你摸哪一个阀门,你在五分钟之内就要摸到。监考的人打着手电看,看你摸对了没有。

  第一艘自主研制的核潜艇下水

  四万多个零件 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

  1970年8月30日,陆上模式堆实现了满功率运行。

  仅仅四个月,1970年12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如今,当我们回顾对科研人员的采访时,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与兴奋,那是一代科研工作者从零到一的开拓,久久为功的释放。

  “孩子们,辛苦了”

  一句跨越时空的问候

  高星斗的儿子高武在夹江出生,过去十几年,他和同事一直在从事反应堆的退役工作。当年他们的父辈建设并维护了第一代陆上模式堆的运行,现在,他们研发了整套退役技术,护送它完成历史使命。而正是三年前拆除屏蔽墙的过程中,他们在铅块底下发现了这样一句字迹模糊的话:“孩子们,辛苦了。”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工程师 高武:

  看得哈哈大笑,老一辈可能知道我们要干这个活,提前给我们写下这句话。

  我们不知是谁写下了这句问候

  我们只知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

  其中很多人告别妻儿

  只身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

  甚至不知道

  自己将要执行的绝密任务是什么

  这些年轻的学者和建设者

  唯一确认的是

  他们即将开创的事业

  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

  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高星斗 78岁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把它完成了,很光荣!”

  吴观和 80岁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高级工程师

  “必须得有人干,可以说是无怨无悔。”

  黄士鉴 79岁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院原总工程师

  “我们干了一件事,当年就是这么默默无闻,现在回过头来又觉得它惊天动地,走过来了,而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础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为此,有超过400万人远离家乡,在“三线”落地生根。他们在“三线”坚守一生,只愿以一人之身成一国之事,全万家之福。他们奋斗过的“三线”工厂,有些已经成为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也有些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这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记忆。我们不是怀旧,我们是要记得;我们不仅要记得,更要传承。

责任编辑:张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皖ICP备2021004516号-14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