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焦点资讯 营销之道 企业报道 淘宝运营 网站建设 软件开发 400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头条 » 正文

“我爱诗词” 延续文化血脉的春晚匠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8  来源:新格网  作者:新格网  浏览次数:106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春晚的舞台上,年年都有新面孔,也有熟悉的“老台柱”。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就是春晚的“主力军”,从1986年开始上春晚,连续三十多个除夕夜,他为大家带来了《点子公司》《马路情歌》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节目。一句“想死你们了”,一下子就能燃爆现场的

  春晚的舞台上,年年都有新面孔,也有熟悉的“老台柱”。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就是春晚的“主力军”,从1986年开始上春晚,连续三十多个除夕夜,他为大家带来了《点子公司》《马路情歌》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节目。一句“想死你们了”,一下子就能燃爆现场的氛围,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然而,今年的春晚舞台,“老朋友”冯巩放下了口头禅“想死你们了”,竟然“爱”上了中华诗词。由他和贾旭明、曹随风、候林林联袂带来的相声《我爱诗词》,作品人物情感丰满、各具性格,一个古怪精灵、一个憨中见智,一个装疯卖傻、一个自作聪明。不同特性的角色“杂拌”一起,顿时笑料频出、妙趣横生。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品中巧妙运用了中华诗词文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有**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些为国人熟悉的中华诗词,信手拈来、无缝嵌入,让观众在放笑之余,也能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与之同频共振。

  从1983年春晚首度登台亮相,到今天已走过了35年的不平凡岁月。每年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已经成为亿万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大餐。如何才能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为之注入新时代的澎湃动力?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央视的创新和每一年春晚裹挟而来的感观冲击、心灵震撼,今年春晚由冯巩等带来的《我爱诗词》作品,也是春晚改革的用心之作。

  所谓改革创新,并不是断线的风筝。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都需要文化的土壤,只有传承和弘扬,才能方向不偏、动力不竭。审视《我爱诗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冯巩等明星的精彩演绎,但根子上看,还是源于深藏其中的文化魅力。是以,一经相声等文化载体“放大”,才能瞬间激荡亿万观众的心灵共鸣,而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凝聚力,也能经此得到极大的增强。

  文化的培养塑造,绝非朝夕之功。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春晚的舞台上,《我爱诗词》的“悄然问世”,也是央视弘扬传统文化努力结下的“果实”。

  一个舞台、一部相声,在人们的欢笑间,别具匠心地赓续着中华文化血脉。(特约评论员 卞离石)

责任编辑:霍宇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吉ICP备11001726号-6
企业800网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