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是联系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窗口,其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一些政府网站还设立了互动区、留言板等栏目,成为与群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如果栏目内容长期不更新、徒有空架子,或者对群众反映问题视而不见、模板化回答,无疑使政府网站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样的僵尸网站,不仅与信息时代快速传播交互的要求相去甚远,也远远满足不了群众了解政策方便办事的需求。
从国务院抽查和各地区自查情况看,大部分“带病运行”的是基层政府网站,被发现的问题也是栏目更新不及时、办事服务不便利等痼症顽疾。类似本次通报的问题,之前多次检查中也有发现,然而从后续整改看,并没有引起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有的被点名地方对通报问题置之不理,一味用技术原因等说辞搪塞推延,有的倒是能及时整改,但过段时间就旧病重生涛声依旧。如本次被点名的某县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投诉处理”专栏中,2017年披露的信息只有一条,其余都是2014年以前的。如此花架子、搞形式的栏目,群众自然不会满意。
僵尸网站的存在,背后折射的是为民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的缺失。不可否认,一些地方确实面临人手紧缺、技术不足等客观情况,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思想上的不重视。梳理类似报道不难发现,有的地方党员干部没有认识到科技手段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不重视网站等媒介的使用;有的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善于利用网络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还有的认为主动回应群众需求会带来额外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人管、“撂了荒”的政府网站公信力荡然无存,长此以往,政府部门就可能真的成为聋子瞎子。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僵尸政府网站的处理不能止于通报。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在加强监督检查、通报典型问题的同时,也应对过多过滥的网站及时调整,对拒不整改的严肃问责,以儆效尤。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也应读懂通报的深层含义,一方面加强人员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主动对照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认真回应群众关切,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