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习近平主席对黄大年学长的高度评价、感谢祖国政府及人民对海外赤子贡献的极高赞誉、感谢祖国政府及人民对海外赤子的关心关爱。
黄大年学长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热血、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中华崛起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华美乐章——黄大年精神永存!
——总编题记

据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黄大年先生的生前同事好友,极其相近相似的“海归”经历,他那和善的面孔,他那看似结实的身影,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始终浮现在自己的眼前——与许多朋友一样,总感到大年先生还在——黄大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昨天晚上,作为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17届“播音与主持”专业班主任的我,参加班级同学们自发组织的最后的毕业聚会之后,便匆匆赶去参加自黄大年先生去世之后、“吉林大学欧美同学会暨留学人员联谊会”的第一次聚会。匆忙赶到目的地时,聚会已经结束,参加聚会的人们已经准备离去……任波妹妹(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因感到身体不适已经提前离开,我想她是由于参加聚会时,又情不自禁地想到黄大年先生,过于伤痛所致……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秋风无情 为什么吹落了丹红……青春尚在 为什么会褪了残红 啊人生本是梦……”,“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是啊,大年兄爱唱歌,喜欢唱歌,最喜欢听与唱的便是《我爱你,中国》——这又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15年的主持生涯中,无数的聚会及文艺演出中,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孙晓梅所数次演唱的同一首歌《我爱你,中国》的场景……从舞台上我真切地看到了有多少海外同胞,百听不厌,沉醉其中,热泪盈眶的场面……而在吉林大学由我所主持的黄大年学长全部参加的几次聚会演出中,吉大艺术学院姚立华老师所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大年兄也是倾情静听,全神贯注,热泪滚滚——国内国外,不同的国界,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舞台,不同的歌者所演唱的同一首歌——我具体而生动地感受到了海外赤子与祖国魂牵梦绕,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力量——赤子的至真至诚胸怀一定能够融化世纪的冰点……
大年兄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热血、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中华崛起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华美乐章——大年精神永存!
感谢习近平主席对黄大年学长的高度评价、感谢祖国政府及人民对海外赤子贡献的极高赞誉、感谢祖国政府及人民对海外赤子的关心关爱。
生命如歌,岁月如歌,人生如梦,人生如歌。喜怒哀乐,成功与曲折,相依相存。然而,生命虽短,只要有意义,乃不枉人生……

回想上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任教的难忘时光,看看自己于1990年做班主任时与全班同学的合影,再看看今天与自己所执教的同学们的合影——时隔近30年又做了一届班主任……
自己在1996年,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还没有到来时奔赴澳大利亚求学(当初本来选择到美国留学,TOEFL已经考完)。一踏上澳洲大陆,就开始向澳大利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了,距今已有20多年的时光了……
——我的《青海故事》、《重庆故事》、《四川故事》、《吉林故事》……还没有讲完,本期我想自己应该讲讲《黄大年的故事》、《吉林大学故事》……感谢7年来吉林大学的领导、师生们对我的关爱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