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日消息,201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刚刚揭晓!获奖者为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以奖励他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
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大隅良典,1945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福冈,日本细胞生物学家,专攻细胞自噬作用。
大隅良典分别在1967年和1974年在东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以及理学博士学位。从1974年至1977年,他曾经在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77年大隅良典回到母校,日本东京大学担任研究助理,直到1986年被校方委以教职,1988年升为副教授。1996年开始他搬到日本冈崎,在这里的国家基础生物学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获得了教授身份。从2004年至2009年,他在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担任教授职位。
目前为东京工业大学前沿研究中心教授。他曾经在2012年被授予基础科学京都奖。
获奖缘由: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发现并阐明了细胞自噬作用的机理,这是细胞组分降解与再利用的基本过程。“自噬”(autophagy)一词源于希腊语前缀“auto-”,意为“自我”,以及另一个希腊语单词“phagein”,意为“吞食”。因此,自噬作用的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自我吞噬”。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196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输运至被称作“溶酶体”的回收机构进行分解。对这一过程开展研究非常困难,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其知之甚少。
直到上世纪1990年代,在经过一系列出色的实验之后,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找到了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随后他开始致力于阐明酵母菌体内自噬作用的背后机制,并发现与之相似的复杂过程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人类的细胞内。大隅良典的研究更新了我们关于细胞物质循环的旧有观点,他的研究开启了理解自噬作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崭新道路,如生物体对于饥饿的适应或者机体对于感染的反应。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自噬作用机制在一些类型的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疾病等病症中也发挥了作用。(晨风)
相关阅读:
获得诺贝尔奖的“细胞自噬”是什么:人类细胞一个重要机制
大隅良典对获诺贝尔奖表示惊讶:获奖时正在实验室
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让病变细胞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