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如今的首都是“首堵”,交通拥堵一直是这几年来北京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五花八门各种规定的招儿也出了不少,但目前拥堵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最近,对于外地车早晚高峰期进京更是加重了处罚力度,不仅罚款100元还扣3分。越来越严苛的针对老百姓“限”字措施,能治得了首都的“堵”病么?
如今,单双号限行、京牌摇号、外地车高峰期禁五环内行驶等等“限”字头的交通政策在全国来说,北京算是最多的。然而事实可观,执行的这些政策对道路状况始终未有明显改善,倒是大有越来越堵的感觉。
说句实话,有功夫对老百姓开刀不如管管政府用车,且不说北京目前有多少辆公车,目前的各种“限”对于公车的出行可以说无太大影响。想当年政府用车减半时,北京道路也曾经一度畅通无阻。这种不对等的治理措施老百姓心里添堵,显然反对声一片。
一说治堵,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香港,香港面积很小,道路也没有北京的宽,有两组数据:以平均每1000人所拥有的道路长度为例,香港是0.29公里,新加坡是0.91公里,北京是1公里,日本是9.34公里。从这组数据来看,北京要比香港好得多。第二组:香港的公路总长至2008年为2040公里,车辆总数57.5万辆,平均每公里道路承载约275辆汽车,是世界上道路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虽弹丸之地,然而香港堵车却不严重,多数去过香港的人都认为,香港基本上不怎么堵车,而且大部分时间开得还都挺快。香港市区平均车速多年均保持在30公里以上。尽管每天也有车流量大的高峰,但除非发生事故,极少出现路面被“堵死”的情况。
香港治堵的“秘诀”却并不在于停车费,而在于以通畅为目标的高效交通规划和管理。“畅通无阻的立体交通世界”首先是规划出来的,其次更是管理出来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使得香港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密如蛛网,构思精巧,几乎没有公共交通不能到达的地方。
而这点北京就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摊大饼的北京规划目前早已显现恶果,一些地区的交通远远不配套,有些外围地区更是不开车就十分不方便,带着如此“车本主义”的城市规划,行人不便,无疑增加了用车的频率。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管理者的治堵方案要有个统筹的全盘考虑,而不是目前的只顾盯着老百姓开刀,限得住一时,但终究不是根本,如何“疏”才是当局该好好思考的。
新闻背景: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获悉,鉴于北京市民和在京工作人员到外地上车牌但长期在京使用车辆的情况增多,北京将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加重外地车在高峰时段进城的违法处罚,除了原有的罚款一百元还将扣罚3分。今天上午,交管局负责人表示,该措施目前正在等相关部门审批,近期将出台。"肯定要出台,不能因为这样抵消了北京缓堵的效果。"他表示,这不能算是对缓解拥堵政策的弥补,而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新发展的问题调整的执法手段。(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