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倍受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的健康盛会——第八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在赫尔辛基蝶略湾畔的芬兰大厦召开。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的特约邀请嘉宾,长春市市委副书记郑文芝身着艳丽的红装正站在神圣的世界大会讲坛上,将健康长春经验和长春促进健康的成果与世人分享,让健康长春行动的足迹走向了世界。
而此时的长春,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浩瀚的长空里发射耀眼夺目的光芒点亮的世界的天空,伴随着出世界卫生组织顶级殿堂里发出的阵阵掷地有声的回响,健康长春行动——在世界人民的心中萦绕……
健康长春行动——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2013年6月9日-14日,第八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卫生和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共计8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大会上发表讲话,芬兰总统SauliNiinist?n到会致辞,中国代表团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吉林省长春市政府、北京大学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世界健康促进大会,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各成员国相关部门承办的全球性健康促进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其目的是方便世界各国在卫生及相关领域交流经验教训,促进各国、各部门间的合作,并对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进行评估。
长春市由于开展的由政府引导和实施的“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对推进公共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正处发展中的城市具有广泛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取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特色的、唯一代表中国进行汇报的城市应邀参加大会。
大会开幕的当天下午,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政府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中”的实践经验。长春市委副书记郑文芝应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在大会做《公共卫生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的成功实践:健康长春经验》主题汇报,她用详实的数据、图片和视频材料,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的组织架构,工作目标、行动策略和具体实施情况。郑文芝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在每个发言者平均回答两个提问的基础上,大会轮值主席又安排郑文芝追加回答了两个问题。提问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开展健康行动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挑战,既包括宏观政策面的问题,也有就实施健康行动的具体工作细节,充分体现出与会各方对长春市健康行动的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部部长K.C.Tang博士、慢病控制部高级项目专家邵瑞太博士、世界医学大学生联盟、世界慢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心等多个世界性组织和专家在会后与郑文芝副书记现场交流,对长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及模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提出相关合作意向。K.C博士在大会圆满结束后发来贺电,祝贺长春市在世界卫生的舞台上的完美展示,并祝贺长春成为世界知名的健康城市。
长春市作为中国唯一的参会城市代表,得到了中国国家代表团的各位领导的赞赏,他们表示祝贺的同时对健康长春行动给以充分肯定。
自2008年长春市开展健康长春行动计划以来,受到国家卫生部的关注,并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给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世界卫生组织先后7次派出专家来长进行工作调研,开展合作项目,对长春市健康长春行动计划的开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有力的支持了长春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012年,长春市健康行动的开展情况,被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推荐给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并逐级上报至日内瓦总部。201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派出日内瓦总部健康促进、慢病控制部部长,同时也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召集人K.C.Tang博士一行来中国对可能参会的城市展开调研,10月中旬来长考察时,K.C.Tang博士对长春的公共卫生工作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最终确认邀请长春市参加第八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
健康长春行动——以人为本 健康人人
长春市政府为全面持续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卫生抓预防”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2009-2012)。这个行动计划是长春市政府在科学分析居民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主要因素的前提下,由政府主导并制定相关卫生政策。通过大力倡导健康理念,分层面、分步骤推进健康策略,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疾病危害、提高全民健康,引领卫生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公共卫生行动。
健康长春行动计划总目标是:建立与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逐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承担卫生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行动的工作机制。
四年来,长春市贯彻积极预防的思想,有效调动和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积极预防的卫生策略和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不良影响,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使居民不发病、少发病,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减轻疾病危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的和谐发展。
为全面落实健康长春行动计划,长春市建立了5类20个指标组成的工作目标体系。实施了环境保护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居民终生健康教育等七项工程;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女性健康促进行动计划等21个子计划;开展了控盐、控糖、限油等10项本地高危致病因素干预;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10种疾病的早期筛查;对病毒性肝炎、高血压、冠心病等10种慢病进行社区重点预防和管理等100项活动。
通过四年的健康长春实践,长春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促进全民健康,必须建立完整的健康责任体系。政府是居民健康的主要责任者,要向公众提供健康保障,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保证居民获得公平的权益。政府各部门必须承担健康责任,履行健康义务。实现健康工作相关部门的有效合作。社会法人机构对雇员负有健康责任,应该向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并履行健康保障义务。家庭和个人也应为自身的健康负责,要不断增强健康意识,做好健康规划,实现健康目标。
健康贯穿整个生命,在健康行动计划中,长春市探索了实施终生健康教育。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主要解决健康习惯问题;在青年主要解决远离健康危险因素;在中年主要解决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在老年主要解决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健康寿命问题。由于健康教育的分层施教,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长春市学校的健康教育已经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大纲。市民的健康教育已经纳入了市民教育体系,并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强制执行。
建立便捷可及的健身场所和健康指导机构。群众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必须有便捷可及的服务机构和指导,健康行动计划四年,长春市实现了15分钟的医疗圈和8分钟的健身圈,每5万人口就有一个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四年共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个。长春市拥有社区健身路径近500条,市区晨晚练辅导站1700余个,体育健身公园(体育健身广场、体育健身一条街)23个,体育场地8827个,人均体育用地面积2.03平方米,城区所有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率100%,每一个社区都有政府雇用的健身指导员。政府倡导每人要有一项健康活动,每天健身1小时。
在实施健康行动计划中,长春市注重健康示范作用,以典型引路,树立样板,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开展了健康社区、幸福居民创建活动,开展了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了健康安全工作场所创建活动,开展了“最健康的长春人”和“最健康妈妈”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引领更多人群的参与,树立了健康行动的榜样。全市目前有10个最健康的长春人,10个最健康妈妈,10000个健康家庭,1000个健康工作场所,100所健康学校,100个健康社区。
健康长春行动——政府主导 注重实效
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健康工作机制。健康长春行动计划首先确立了政府对群众健康的主导责任,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由政府、社会组织等31个部门参加,建立了健康工作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市长向公众发表公开表态,推动城市健康行动。健康行动计划作为政府各年度工作目标,并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人大常委会依法对健康行动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价。政府把健康行动纳入法制化管理。四年间,共出台相关法规3部,相关政策20项。政府各部门按各自的工作领域制定了促进健康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出台了促进健康的相关政策,认真履行健康责任和义务。体育部门开展了“健康长春,体育先行”,把体育人口每年增加5%列入工作目标。人口管理部门开展了“健康长春,优生优育”工程,建立了政府出资免费为婚前妇女进行健康检查的制度。教育部门把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列为教育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健康学校创建,推动了“小手拉大手,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健康行动计划得到了非政府组织响应,妇女联合会把女性健康促进行动、市总工会把职业健康促进行动、市老龄委把老年保健促进行动、市残联把疾病康复救助行动分别纳入了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市级政府同时要求下级区、县政府全部实施健康行动计划,并对其进行责任考核。全市有包括大学生在内的5万名志愿者、市级健康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从2006年35个增加到2011年110个,301个居民社区全部参加了行动计划。
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健康长春行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四年的主题分别是:2009年主题为“树立健康意识”、2010年主题为“明确健康责任”、2011年主题为“制定健康规划”、2012年主题为“提升健康质量”。
四年的健康长春行动全面提高了市民的健康意识,广泛的普及了健康知识。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与24家媒体进行合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技能的宣传与普及,受众人群近1000万人次。编发了《乡村医生通讯》、《健康谈话》、《保健知音》等出版物,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全市组建了600多人的健康教育专家巡讲团,每年开展健康讲座近500场。建立居民健康技能培训基地,每年10万人接受健康技能培训,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由行动前的76.83%提高到82.61%;孕产妇死亡率由2007年的28.96/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0.43/10万。传染病发病率从08年325.77/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87.01/10万。高血压、糖尿病实施了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和社区管理,目前全市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42.4万人,糖尿病患者20.4万人,交通意外死亡率四年间下降了30%。
居民健康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干预。长春市地处中国北方,群众习惯于高盐、高油脂饮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为18.32%,糖尿病为9.19%。长春市把改善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控制高盐、高油脂、高热量饮食作为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和防治疾病的主要工作内容。长春市采取了健康教育,健康警示宣传,居民健康技能培训,向家庭发放健康相关器具,卫生部门编制健康指南,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等综合措施开展干预活动。据统计,长春市人均用盐量从14.1克下降到10.2克。食盐销售量由2008年的48433吨下降到2012年的32857吨,下降了32.16%。人口吸烟率由原来的26.5%下降到22.4%。
广泛地争取社会资源,促进了居民健康的公平性。四年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市级财政累计投入4000万元,医疗保险、各级医疗机构、慈善救助机构、社会捐助累计投入3.2亿元,246家医疗机构参加了行动计划,居民获得健康公平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向居民提供11类50种公共卫生服务,制定了医疗救助政策,有32个疾病的诊疗纳入救助范围,累计救助5万余人。65岁以上居民家庭由政府免费配备家庭责任医生。居民的健康负担下降了30%,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15分钟可以到达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健康长春行动——与时俱进 持续行动
第一轮健康长春行动计划,给长春市居民健康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推动了卫生工作整体的发展。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建立了新的工作模式,把健康融入到城市所有政策中,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普及了健康知识。但重治疗轻预防现象仍很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2000年至2008年,长春市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5000张,但公共卫生机构数和卫生防疫人员没有增加;由于慢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医疗卫生的总费用不断增长,居民对健康的支出负担日益加重,群众对看病贵意见很大,有70%居民认为医疗支出是他们的主要负担;城市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缺乏有效的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动员机制,健康促进的群众主动参与度不高;突发事件中,居民的自救和逃生能力不强。
为了进一步完善健康长春行动,把这一行动全面、持续、科学地向前推进,经长春市政府批准,今年6月份长春市启动第二轮健康长春行动计划。为此,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工作汇报。会上,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亲自确定了“健康至上,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主题。
第二轮健康行动计划以控制影响人群健康因素为手段,以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为突破,以提高人群健康质量为目标,通过健康长春行动计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消除群众“因病致贫”现象,使长春市的健康人群增长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年龄推迟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长5岁(达到80岁)。努力实现“幸福长春,健康城市;幸福的长春,健康的你我”的目标,为创建幸福长春做出贡献。
长春市市委副书记郑文芝指出,卫生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健康是最大的民本。长春市委市政府把让市民更健康作为工作目标,通过启动第二轮健康行动计划,继续掌控好影响人群健康因素、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提高人群健康质量,让每个城乡居民更健康。通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