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突反恐捍卫一方平安
作为驻守长春的一支武装力量,处突反恐是武警长春支队的职责和任务所在。每逢节假日和特殊时期,支队都派出官兵在长春市大街小巷和公共场所进行武装巡逻,配合公安执法部门依法打击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在奥运安保和国庆60周年大庆期间,支队每日出动200名官兵,以乘车及徒步的方式担负长春市区的主要路段、街道的武装巡逻任务,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巡逻期间,还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87起,做好事132件,抓住小偷6名,妥善处理群众纠纷4起,受到了长春群众的高度赞誉。
危急时刻救援冲在最前线
长春人都还记得,2010年,长春地区遭遇了50年未遇的洪涝灾害。7月27日晚上,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长春市劝农山镇,一片汪洋围困住来不及撤离的居民。7月28日上午10时,武警长春支队在接到总队命令后,300余名精兵强将按照抗洪抢险应急预案,不到50分钟即赶赴现场。可是,通往小大屯路段被树枝、秸秆等淤积的杂物堵塞,部队开进受阻,无法实施救援。支队长田政、政委周波果率先跳进冰冷的泥水中,带领官兵手扒、棍挑、绳托、肩扛清除障碍。11时15分,转移受灾群众的生命通道被打通,300多名武警官兵拖着冲锋舟和抢险物资进入小大屯。连续奋战8个小时,转战2乡、2村、4屯,成功解救受困群众近千人。
押运现金斗酷暑战严寒
除了日常维稳和危急时刻救援,武警长春支队还承担着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但却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比如货币押运。12中队副中队长周翀当兵11年,从事押运工作已经整整5年了,说起12中队连续30年安全担负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货币武装押运勤务,这位老兵眼中,有骄傲也有责任。“执行押运任务,危险就不用说了,而危险之外,还有很多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周翀说,执行一次押运,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数天,夏天,铁皮车厢里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冬天,车厢内四处透风,温度达到过零下30多摄氏度。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面包就是“押运套餐”,列车没有固定的停靠时间,夏天还好过,冬天连点泡面的热水都没有。便秘、痔疮、胃病和口腔溃疡不时折磨着押运官兵。“吉林人民花的每一分钱,都有我们的付出和血汗,”周翀说,但是维护了吉林省货币流通的稳定,这点苦值得。
关爱驻地奉献爱心助建设
武警长春支队坚持把警民共建作为拥政爱民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先后捐赠各类书籍1000多册;5次组织医疗分队深入街道、农村和敬老院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为群众看病咨询;与驻地的9户孤寡病残、6户特困党员家庭结对,定点照顾孤寡老人40人,开展“兵妈妈、兵儿子”活动,通过关爱弱势群体带动群众弘扬美德。共建工作的努力付出,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花结果。目前,支队共建立警民共建点85个,其中18个共建单位多次被区以上政府机关评为先进单位。
而随着长春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发展,支队官兵也以饱满热情投身各项创建活动中。近3年来,共组织60余次义务劳动,出动官兵2000余人次,大小车辆60余台次,共清理各类垃圾80余吨,植树造林8000余株,用实际行动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
近年来,支队官兵积极参与义务献血、“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捐款、关爱女童“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累计为贫困学校、学生捐资助教、助学80多万元,持续资助13名贫困儿童、学生重返校园,有8名贫困学生考上了大学,为驻地学校、企事业单位军训人员达8000多人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650多场次,有112名官兵担任驻地学校的“学校辅导员”,清理街道垃圾、积雪9000多立方米。
记者也了解到,武警长春支队每时每刻都有208人上岗执勤,每年担负数百起各类临时勤务,而近年来,他们先后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政要来长期间专机、住地、路线等临时警卫勤务200余起;完成奥运火炬传递、东北亚博览会、农博会和长春国际电影节开、闭幕式等现场执勤170余起,妥善处理各类警情900余次,确保了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