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放风筝已20多年 记者 盛雪松 摄
在长春市文化广场,人们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上飞舞,而在众多风筝中,有一种只有手掌大小的风筝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23日上午,76岁的郑鸿声老人再次把他的小风筝展示出来,只见一只“蝉虫”快速飞起,活灵活现。
老人随身携带80余个小风筝
23日,郑大爷拿出了一个展翅只有20厘米长的“蝉虫”,牵好风筝线,等风稍微大一些时,他瞬势把风筝一扔,只见“蝉虫”快速飞起,来回飞绕。可“蝉虫”飞了一会儿后,随着风力减小,就要落下来了。不过在郑大爷的及时调整下,风筝很快进入飞行轨迹。相比于大风筝来说,小风筝不但飞得更快,更加灵活,而且非常好看。郑大爷说,他放风筝已经20多年了,其实风筝越小越不好放。
郑大爷每次出来都随身携带一本影集,里面装有80余个不同样式的小风筝,有蝴蝶、蜻蜓、足球、燕子、双鱼……其中最小的只有3厘米长,非常精致。郑大爷说,之所以要带这么多风筝,是要根据风的大小选择放哪一个风筝。如果风大,就放大一点的,风小就放小一点的,而他家里的小风筝已经装满了一个柜子。
很多风筝都是老人亲手制作的
那么,这些小风筝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郑大爷说,和普通的风筝一样,表面材料都是无纺布,框架是用细细的竹棍穿起来的。他的这些小风筝很多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包括风筝形状设计,还有在上面画上图案等。
郑大爷说,在这些风筝图案中,他最喜欢画蝴蝶了,为了学习画蝴蝶,他还买来《世界蝴蝶全集》,自己一点点地琢磨。通过不断地努力,他
终于把蝴蝶画得活灵活现。记者仔细看了老人画的蝴蝶,翅膀的背面毛茸茸的,乍一看还以为是标本。
郑大爷每天除了用两个小时时间放小风筝外,他还喜欢摄影,总去公园里拍摄花花草草,现在他还在学习制作幻灯片,要把这种小风筝与美丽的景色结合在一起。郑大爷说,人越老越应该找点事做,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